【网络述年】华龙两江评:难忘儿时过年的味道
要把成挂的鞭炮拆开,家里有多少孩子就分成多少份,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另外要留出一挂鞭,在年夜饭之前放。

【网络述年】华龙两江评:难忘儿时过年的味道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1-24

春节到了,那欢快的《春节序曲》把我们带进新年。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举杯庆团圆。特别是现在的日子好了,想吃什么有什么,但与过去相比,似乎年味淡了。传统春节似乎也缺少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年夜饭再也吃不到“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

什么是妈妈的味道?就是小时候妈妈包的饺子,妈妈做的饭菜。记得小时候过年,虽然那时候物质不太丰富,甚至买年货全要凭票供应,但是就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有着过年的快乐与喜庆。一到腊月,妈妈就开始置办年货了,家里天天都是蒸汽弥漫,香气弥漫。这是年的味道,让人晚上都幸福得睡不着觉的味道。

过年前,妈妈就开始发面,准备蒸馒头、蒸黏豆包,发豆芽,熬皮冻。那时候感觉妈妈包的饺子真好吃,或许这就是妈妈的味道。那时候过年吃的凉菜就是白菜心拌粉条或者是粉皮,想吃黄瓜根本就买不到。到了除夕,妈妈一整天都是围着厨房转,烀肉、炒菜、炖鱼、扣肉、酱肘子、炖小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 团圆饭一般十二个菜,象征月满月盈,越吃越有。以肉类鱼类为主,当然也少不了鱼和鸡,象征吉庆有余。那时候的肉、鱼、烟、大豆腐、糖、瓜子、花生等等都是供应的。

那时候供应的瓜子4毛钱一斤,生的,买回来要自己炒熟了吃。瓜子、花生炒熟了,放到一个小盆里,把糖块掺杂在里面。即使是这样家里人也不能随便多吃,只能分一点点,更多的是要拿出来给拜年的人吃。那时候不管家里有多少人口,一户只供应一盒过滤嘴烟,而是只有“春宜”那一种牌子,一般人家都舍不得抽,也是给来拜年的人预备的。当然了,一般都是大年初一,邻里间、同事间、朋友间相互拜年。

吃完团圆饭后,然后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过年。大人给孩子“压岁钱”,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包饺子,包完饺子。把家里买来的冻梨(多是冻秋子梨)、冻柿子放到盛有凉水的盆里缓上,慢慢融化了就开始吃。小时候家里的条件有限,吃新鲜水果的机会不多,冻梨、冻柿子就成了最好的美味,咬一口直流甜水,还嘎嘎冰牙。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糖、磕瓜子、“拉家常”。 “放小鞭”(因为成挂的鞭炮拆开了,只能零放,故尔叫放小鞭)“ 对联”“红灯笼”“团圆饭”“腊肉”“火坑”“新衣服”“压岁钱”“打扑克”(那时候不兴打麻将)“拉家常”等等都是组成年的味道的诸多必不可少要素。

那时候的过年,是“儿时的味道”。家家还没有电视机,只能听半导体。八点钟开始和邻居的孩子在外面“放小鞭”,大家在一起嬉戏、玩耍,有时候玩玩“石头剪子布”,赢小鞭。那时候的鞭炮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什么烟花、礼花都没有。最奢侈的就是放二踢脚了。甚至过年的鞭炮也舍不得多买。买来的鞭炮是成挂的,但是,则要把成挂的鞭炮拆开,家里有多少孩子就分成多少份,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另外要留出一挂鞭,在年夜饭之前放。

因为这个时候半导体播新闻。我们就趁这个时候放鞭炮。八点三十分,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播送完后,电台就开始播些文艺节目,主要是样板戏和那个时代的歌曲。相声只有一个,就是马季和唐杰忠说的《友谊颂》。这就是我们童年时候的年味,感觉比现在的年味要浓,要喜庆。

作者:建业(江北)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网络述年】华龙两江评:难忘儿时过年的味道

2020-01-24 09:00:00 来源: 0 条评论

春节到了,那欢快的《春节序曲》把我们带进新年。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举杯庆团圆。特别是现在的日子好了,想吃什么有什么,但与过去相比,似乎年味淡了。传统春节似乎也缺少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年夜饭再也吃不到“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

什么是妈妈的味道?就是小时候妈妈包的饺子,妈妈做的饭菜。记得小时候过年,虽然那时候物质不太丰富,甚至买年货全要凭票供应,但是就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有着过年的快乐与喜庆。一到腊月,妈妈就开始置办年货了,家里天天都是蒸汽弥漫,香气弥漫。这是年的味道,让人晚上都幸福得睡不着觉的味道。

过年前,妈妈就开始发面,准备蒸馒头、蒸黏豆包,发豆芽,熬皮冻。那时候感觉妈妈包的饺子真好吃,或许这就是妈妈的味道。那时候过年吃的凉菜就是白菜心拌粉条或者是粉皮,想吃黄瓜根本就买不到。到了除夕,妈妈一整天都是围着厨房转,烀肉、炒菜、炖鱼、扣肉、酱肘子、炖小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 团圆饭一般十二个菜,象征月满月盈,越吃越有。以肉类鱼类为主,当然也少不了鱼和鸡,象征吉庆有余。那时候的肉、鱼、烟、大豆腐、糖、瓜子、花生等等都是供应的。

那时候供应的瓜子4毛钱一斤,生的,买回来要自己炒熟了吃。瓜子、花生炒熟了,放到一个小盆里,把糖块掺杂在里面。即使是这样家里人也不能随便多吃,只能分一点点,更多的是要拿出来给拜年的人吃。那时候不管家里有多少人口,一户只供应一盒过滤嘴烟,而是只有“春宜”那一种牌子,一般人家都舍不得抽,也是给来拜年的人预备的。当然了,一般都是大年初一,邻里间、同事间、朋友间相互拜年。

吃完团圆饭后,然后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过年。大人给孩子“压岁钱”,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包饺子,包完饺子。把家里买来的冻梨(多是冻秋子梨)、冻柿子放到盛有凉水的盆里缓上,慢慢融化了就开始吃。小时候家里的条件有限,吃新鲜水果的机会不多,冻梨、冻柿子就成了最好的美味,咬一口直流甜水,还嘎嘎冰牙。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糖、磕瓜子、“拉家常”。 “放小鞭”(因为成挂的鞭炮拆开了,只能零放,故尔叫放小鞭)“ 对联”“红灯笼”“团圆饭”“腊肉”“火坑”“新衣服”“压岁钱”“打扑克”(那时候不兴打麻将)“拉家常”等等都是组成年的味道的诸多必不可少要素。

那时候的过年,是“儿时的味道”。家家还没有电视机,只能听半导体。八点钟开始和邻居的孩子在外面“放小鞭”,大家在一起嬉戏、玩耍,有时候玩玩“石头剪子布”,赢小鞭。那时候的鞭炮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什么烟花、礼花都没有。最奢侈的就是放二踢脚了。甚至过年的鞭炮也舍不得多买。买来的鞭炮是成挂的,但是,则要把成挂的鞭炮拆开,家里有多少孩子就分成多少份,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另外要留出一挂鞭,在年夜饭之前放。

因为这个时候半导体播新闻。我们就趁这个时候放鞭炮。八点三十分,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播送完后,电台就开始播些文艺节目,主要是样板戏和那个时代的歌曲。相声只有一个,就是马季和唐杰忠说的《友谊颂》。这就是我们童年时候的年味,感觉比现在的年味要浓,要喜庆。

作者:建业(江北)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