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述年】华龙两江评:勿让春节“炮火”齐鸣
今年的春节似乎来得更“晚”一些,曾经农历腊月二十左右开始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正变得声迹难寻,“无鞭炮 不春节”的时代正在一去不复返,究其原因,是因“无鞭炮 清新年”正在受到广大老百姓的追捧,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时尚。
“无鞭炮春节”年味不减。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从“限”放到“禁”放,“无鞭炮春节”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在大部分老百姓拍手称赞的同时也不乏有不同的声音:春节不放鞭炮似乎就没有了年味儿!这显然是略失偏颇的,年味儿的传承要弘扬积极健康的节日观念,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表达的是祝愿、团聚、阖家欢乐的精神需求,放鞭炮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完全是可以由贴春联、猜灯谜、逛庙会等益智益脑的活动代替,这样,既不会减少年味儿,还更有利于健健康康过大年。
“无鞭炮春节”空气更清新。没有了鞭炮的春节,也就没有了火花飞溅、硝烟四起,更没有空气中充斥的火药味。以往每到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不绝于耳,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的味道,路过的老百姓也是捂鼻掩耳。现在,没有了鞭炮的春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朦胧”的天空变蓝了,更是有市民表示,在春节期间呼吸新鲜空气再也不是一种奢侈了,而且,长期来看,这对于改善我国雾霾情况和空气质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无鞭炮春节”生产生活更安全。“限”放、“禁”放烟花爆竹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生产、运输、存放烟花爆竹仓库爆炸、小孩子春节玩鞭炮被炸伤、燃放烟花爆竹引燃房屋等新闻报道,这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取而代之的是大人们悬着的心放下了,因生产、销售、运输、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下降了,无形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给欢欢喜喜过年的大人们吃了一剂“定心丸”。
随着春节的脚步愈来愈近,可以预见的是,没有了鞭炮的春节,不仅年味不会减少,欢乐不会减少,还对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更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作者:段辉周(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