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丨中小学教繁体字识读:传承文化也要顺应时代
12月9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应答复。答复指出,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应便于使用,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根据相关法律,学校的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文字,目前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已有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青年说丨中小学教繁体字识读:传承文化也要顺应时代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2-14

12月9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应答复。答复指出,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应便于使用,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根据相关法律,学校的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文字,目前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已有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自古以来,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后来的繁体字,再到今天的简体字,文字的发展都是逐渐简化形式。简化文字并没有削减原先文字形式的文化内涵,而是顺应时代发展。当初简化繁体字就是因为繁体字使用不便,所以简体字成了我们今天的规范文字。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这是为了唤起学生对于以繁体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放到生活节奏愈益加快、信息量暴增的当下,这个做法似乎显得有些“多余”。传承文化虽好,但也要顺应时代趋势。

犹记得之前武汉大学开设过方言课,这是作为一门供学生选修的通识素质培养课程,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程内容,又让方言重新走入了大家的视野。不管是大学开设方言课,抑或是繁体字识读进入中小学课堂,两者皆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但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小学开设繁体字识读教育的对象是有着许多课程学业压力的中小学学生,在强调给中小学学生减负的今天,繁体字识读进入课堂实在是没有必要。

既然要繁体字识读教学,那哪些该识读,哪些又不需要识读?毕竟将繁体字全部进行识读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繁体字和简体字一一对应着,数量极其巨大。另一方面,我们目前的规范文字是简体字,学生识读繁体字日后也并没有多少机会去使用,识读了却不使用,意义有几何尚需斟酌。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承的确面临着挑战,但随之而来的也有相应的机遇。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助时代发展的机遇,文化传承也会事半功倍。要真正做到让学生甚至大众对繁体字引起重视,不妨顺着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用创新性的方式进行传承,这样也会比繁体字识读教学来得更有效果。总之,我们不是否定文化传承,而是需要多多思考如何做到更有效的传承。还是那句话,传承文化没错,但也要创新形式,顺应趋势。

文/张宇 重庆大学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青年说丨中小学教繁体字识读:传承文化也要顺应时代

2019-12-14 15:35:21 来源: 0 条评论

12月9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应答复。答复指出,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应便于使用,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根据相关法律,学校的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文字,目前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已有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自古以来,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后来的繁体字,再到今天的简体字,文字的发展都是逐渐简化形式。简化文字并没有削减原先文字形式的文化内涵,而是顺应时代发展。当初简化繁体字就是因为繁体字使用不便,所以简体字成了我们今天的规范文字。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这是为了唤起学生对于以繁体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放到生活节奏愈益加快、信息量暴增的当下,这个做法似乎显得有些“多余”。传承文化虽好,但也要顺应时代趋势。

犹记得之前武汉大学开设过方言课,这是作为一门供学生选修的通识素质培养课程,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程内容,又让方言重新走入了大家的视野。不管是大学开设方言课,抑或是繁体字识读进入中小学课堂,两者皆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但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小学开设繁体字识读教育的对象是有着许多课程学业压力的中小学学生,在强调给中小学学生减负的今天,繁体字识读进入课堂实在是没有必要。

既然要繁体字识读教学,那哪些该识读,哪些又不需要识读?毕竟将繁体字全部进行识读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繁体字和简体字一一对应着,数量极其巨大。另一方面,我们目前的规范文字是简体字,学生识读繁体字日后也并没有多少机会去使用,识读了却不使用,意义有几何尚需斟酌。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承的确面临着挑战,但随之而来的也有相应的机遇。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助时代发展的机遇,文化传承也会事半功倍。要真正做到让学生甚至大众对繁体字引起重视,不妨顺着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用创新性的方式进行传承,这样也会比繁体字识读教学来得更有效果。总之,我们不是否定文化传承,而是需要多多思考如何做到更有效的传承。还是那句话,传承文化没错,但也要创新形式,顺应趋势。

文/张宇 重庆大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