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稳中向好 劳动者更有奔头

经济稳中向好 劳动者更有奔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30

日前,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继通报了上半年就业情况。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上半年就业形势依然保持总体稳定,给千家万户吃下了定心丸。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同时就业还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因为就业一头连着家庭生计,一头连着经济大势,就业稳,经济社会大局才能安定。今年上半年,我国就业依然保持总体稳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经济形势向好。

经济稳中向好为就业扩容奠定坚实基础。相关机构和专家测算表明,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点,对应的城镇新增就业是190万人左右,这比“十二五”时期平均增加了30万人。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实现6.3%的增长。经济总量的盘子持续扩大,市场用工需求旺盛,吸纳就业能力较,成为就业增长的坚实支撑。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类风险,进一步巩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产业结构优化为就业扩容拓宽渠道路径。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服务业发展实力日益增强,在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稳定器”作用。近日国家统计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8年底,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万人,比重达到46.3%,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放眼现实,快递、外卖、餐饮、家政……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行业成为就业的热门去处。当前,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可以想见,伴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不断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将持续增强。

全新产业为就业扩容创造机会条件。近年来,伴随我国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一系列新兴领域迎来繁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领域的人才需求异军突起,薪酬待遇也是水涨船高。来自中国信通院研究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激活就业市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吸纳就业重要渠道。放眼现实,从数字化管理师、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到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随着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一批集中在高技术领域的新职业诞生。而细看每个职业,在未来3-5年几乎都面临着百万级别的人才缺口。诚如专家所说,新职业为新生代青年群体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创新创业为就业扩容开辟空间领域。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新业态不断涌现,双创活力得以快速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也不断显现出来,已逐渐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引擎”。毕业生众创空间数量达5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4000家,创业投资机构逾3500家……创新创业的热潮正为就业搭建起广阔舞台。可以想见,随着“双创”活力的进一步释放,必打开广阔的就业空间,强有力地支撑着就业。

文/罗建华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经济稳中向好 劳动者更有奔头

2019-07-30 10:07:06 来源: 0 条评论

日前,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继通报了上半年就业情况。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上半年就业形势依然保持总体稳定,给千家万户吃下了定心丸。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同时就业还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因为就业一头连着家庭生计,一头连着经济大势,就业稳,经济社会大局才能安定。今年上半年,我国就业依然保持总体稳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经济形势向好。

经济稳中向好为就业扩容奠定坚实基础。相关机构和专家测算表明,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点,对应的城镇新增就业是190万人左右,这比“十二五”时期平均增加了30万人。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实现6.3%的增长。经济总量的盘子持续扩大,市场用工需求旺盛,吸纳就业能力较,成为就业增长的坚实支撑。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类风险,进一步巩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产业结构优化为就业扩容拓宽渠道路径。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服务业发展实力日益增强,在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稳定器”作用。近日国家统计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8年底,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万人,比重达到46.3%,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放眼现实,快递、外卖、餐饮、家政……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行业成为就业的热门去处。当前,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可以想见,伴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不断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将持续增强。

全新产业为就业扩容创造机会条件。近年来,伴随我国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一系列新兴领域迎来繁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领域的人才需求异军突起,薪酬待遇也是水涨船高。来自中国信通院研究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激活就业市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吸纳就业重要渠道。放眼现实,从数字化管理师、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到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随着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一批集中在高技术领域的新职业诞生。而细看每个职业,在未来3-5年几乎都面临着百万级别的人才缺口。诚如专家所说,新职业为新生代青年群体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创新创业为就业扩容开辟空间领域。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新业态不断涌现,双创活力得以快速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也不断显现出来,已逐渐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引擎”。毕业生众创空间数量达5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4000家,创业投资机构逾3500家……创新创业的热潮正为就业搭建起广阔舞台。可以想见,随着“双创”活力的进一步释放,必打开广阔的就业空间,强有力地支撑着就业。

文/罗建华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