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用“南京条约”作梗追星的网友

​警告用“南京条约”作梗追星的网友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12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博称有明星的部分粉丝,以《南京条约》等中国被侵略历史中曾经签订过的各种不平等耻辱条约“作梗”,向自己心仪的明星表达所谓的喜爱之情。

“你是我的《南京条约》,是我沦陷的开始。 ” 这些应援博文几乎都使用同样的文案,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后沦陷,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悲痛历史,来暗喻“自己沦陷在明星的魅力”中,让人看得愤怒不已。

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可以拿来调侃,譬如国耻家恨。

这些历史,太沉重,系着一个尚未退远的时代背影,凝聚了先辈热血生命,激荡着国人的情感。

如果你调侃了,恶搞了,就是犯了众怒,剥开了一个庞大人群的伤口,就是对传统、民族、历史的挑衅,亵渎,侮辱,就是有嗜痂之癖,如鲁迅所形容的不知美丑,将“红肿之处”称为“艳若桃花”,将“溃烂之时”,形容为“美如乳酪”。不仅要缴“智商税”,还得交“人格税”。

有个成语,叫“数典忘祖”,是给你这种人准备的。

有句诗词,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给你这种人画像的。

无厘头,消解崇高,嘲讽经典,这种人,过了公民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底线,无知而荒诞,散布社会负能量者,最终也会连累你追的偶像变作“呕像”。

当然,具体到这个事件,又有一些具体的原因:微博已找到“罪魁祸首”。10日傍晚,@微博管理员 发布社区公告,经过调查,此类内容来源于“键盘66”输入法APP。该APP能够预制数量众多的与明星有关的文案,便于使用者复制后发布。带有“南京条约”的违规内容即出自此类预置文案。微博已采取紧急措施,在此款输入法APP纠正错误做法前,对所有带有“南京条约”的内容禁发3天。同时强烈谴责该款输入法APP不负责任的行为,已将相关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这个调查发现,似乎将“锅”甩给了该款“输入法”APP。但是那些不了解、不敬畏历史的人,还有那些不会分辨就无脑跟风的人也难辞其咎。网络社会,每一个信息的传播都更加轻松,这也意味着每个人会是一个实时消息传播源。所以不懂分辨,没有最基本的认知,是可怕的!

这件事,让我们从一种反面的角度再一次意识到,教育是多么重要,不仅要让其“知”,还要让其会“辨”。在网络信息时代能辨别良莠,而不是沉溺一时的新奇趣,无底线地跟风而行。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影响更广大更年轻的人群,让他们能长慧眼,知家底,传承红色基因,而不是沉溺于一些反讽式话语的炼制,发生剧烈的价值裂变。更不允许历史虚无主义,滋生蔓延!

文/杨光志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警告用“南京条约”作梗追星的网友

2019-07-12 15:45:33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博称有明星的部分粉丝,以《南京条约》等中国被侵略历史中曾经签订过的各种不平等耻辱条约“作梗”,向自己心仪的明星表达所谓的喜爱之情。

“你是我的《南京条约》,是我沦陷的开始。 ” 这些应援博文几乎都使用同样的文案,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后沦陷,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悲痛历史,来暗喻“自己沦陷在明星的魅力”中,让人看得愤怒不已。

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可以拿来调侃,譬如国耻家恨。

这些历史,太沉重,系着一个尚未退远的时代背影,凝聚了先辈热血生命,激荡着国人的情感。

如果你调侃了,恶搞了,就是犯了众怒,剥开了一个庞大人群的伤口,就是对传统、民族、历史的挑衅,亵渎,侮辱,就是有嗜痂之癖,如鲁迅所形容的不知美丑,将“红肿之处”称为“艳若桃花”,将“溃烂之时”,形容为“美如乳酪”。不仅要缴“智商税”,还得交“人格税”。

有个成语,叫“数典忘祖”,是给你这种人准备的。

有句诗词,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给你这种人画像的。

无厘头,消解崇高,嘲讽经典,这种人,过了公民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底线,无知而荒诞,散布社会负能量者,最终也会连累你追的偶像变作“呕像”。

当然,具体到这个事件,又有一些具体的原因:微博已找到“罪魁祸首”。10日傍晚,@微博管理员 发布社区公告,经过调查,此类内容来源于“键盘66”输入法APP。该APP能够预制数量众多的与明星有关的文案,便于使用者复制后发布。带有“南京条约”的违规内容即出自此类预置文案。微博已采取紧急措施,在此款输入法APP纠正错误做法前,对所有带有“南京条约”的内容禁发3天。同时强烈谴责该款输入法APP不负责任的行为,已将相关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这个调查发现,似乎将“锅”甩给了该款“输入法”APP。但是那些不了解、不敬畏历史的人,还有那些不会分辨就无脑跟风的人也难辞其咎。网络社会,每一个信息的传播都更加轻松,这也意味着每个人会是一个实时消息传播源。所以不懂分辨,没有最基本的认知,是可怕的!

这件事,让我们从一种反面的角度再一次意识到,教育是多么重要,不仅要让其“知”,还要让其会“辨”。在网络信息时代能辨别良莠,而不是沉溺一时的新奇趣,无底线地跟风而行。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影响更广大更年轻的人群,让他们能长慧眼,知家底,传承红色基因,而不是沉溺于一些反讽式话语的炼制,发生剧烈的价值裂变。更不允许历史虚无主义,滋生蔓延!

文/杨光志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白永茂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