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对生物DNA有害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31日10时讯 对于电子烟,世界卫生组织有明确表态: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控,杜绝它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现在,大量的研究正在证明世界卫生组织的判断。
首当其冲的是电子烟散发的尼古丁的危害。最新的证据是2018年1月29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对小鼠的试验表明,吸入电子烟的尼古丁会让其心脏、肺部和膀胱中的DNA遭受损伤,而且会让体外培养的人肺细胞和膀胱细胞中的DNA遭受损伤。
这项研究兼顾了动物和人的结果,且双双证明电子烟对生物的DNA可造成伤害,进一步的结果是可增加患癌和心脏病的风险。吸用电子烟对DNA的伤害类似于人们吸入二手烟造成的伤害。研究人员在暴露于电子烟烟雾中的肺细胞、膀胱细胞和心脏细胞中发现了两种诱导突变的化合物,而且DNA修复活性以及编码修复蛋白XPC和OGG1/2的基因表达在接触过电子烟烟雾的小鼠肺组织中下降了。
不过,也有专业人员评价称,试验小鼠在12周内暴露的电子烟烟雾剂量相当于一个人在10年内吸用烟雾剂量。对此,这项研究的研究者认为,尽管10年的时间较长,但仍能说明电子烟是有害的,并且电子烟的危害是以一种让人很难设防的方式日积月累而成的。
2017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一项研究同样证明电子烟对DNA会产生伤害。研究人员用新型电子光学检测仪快速检测电子烟烟雾对DNA的损伤程度,结果发现电子烟对DNA造成的损害程度实际跟普通香烟一样。这个结果也让研究人员感到意外,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更安全替代品。
华龙网整合